走穩走好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工作,出臺《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動社會組織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以開闊的視野去看十年發展成就,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廣大社會組織不僅走上了中國特色發展之路,而且也走穩了、走好了這條特色發展之路。
這是一條黨建引領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強。中辦印發《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后,各級民政部門在社會組織各項工作中同步落實黨建要求,將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社會組織章程。廣大社會組織將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議題”,深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實踐,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這是一條法治護航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報告中強調指出“加強社會組織立法,規范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國務院制定了《志愿服務條例》等行政法規,民政部出臺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基本形成。
這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民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厘清行政機關和行業協會商會的職能邊界,理清政府、社會、市場三者關系”的重要論述,深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實現全國各級行業協會商會“應脫盡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動城鄉群眾、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自主自治的積極性,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等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基層治理,在公益慈善、社區事務、志愿服務等領域,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
這是一條規范引導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對各類社會組織的規范和引導”。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辦法(試行)》《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網信領域社會組織建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動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同時,實施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清理整治和“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清理整治“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加強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規范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打牢了社會組織規范有序發展基礎。
這是一條激發活力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通過鼓勵和扶持發展社會組織為群眾解憂,實質上也是為黨委、政府分憂”。中央財政設立支持社會組織提供社會服務項目,持續完善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公益股權捐贈等政策;在全國范圍內表彰并宣傳推廣一批先進社會組織;各類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助力基層治理;相關社會組織積極“走出去”,著力在國際舞臺增強規則話語權。
這是一條安全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防范化解社會組織等領域風險提出明確要求。各級民政部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資金監管機制,組織開展拉網式、立體式風險排查,持之以恒把好登記關、年檢關、執法監督關、輿情監測關,前瞻性地安排部署風險防范和處置措施,注重防范抵御“顏色革命”,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響應迅速、執法有力、銜接有效的工作格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未來,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夢,凝聚起社會組織領域的強大力量。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